我們有機會拿到了著名的華碩ROG Ally遊戲機來為大家提供測試。 Nintendo Switch 和 Steam Deck 的真正競爭對手?還不止這些?這就是我們將要看到的。
不久前,我們得知了一款具有 PC DNA 的新型混合控制台的存在:ROG盟友來自華碩。這個市場已經非常繁忙,尤其是巨頭 Valve 及其非常好的 Steam Deck。但顯然還不足以滿足這家打算在硬體方面展示其所有專業知識的台灣製造商的口味。這是一個好的行銷選擇嗎?沒有必要把懸念拖得太久,讓我們繼續測試這頭野獸,試圖更好地理解它的各個方面。
美(和野獸)的一般呈現

因此,2023 年 4 月 1 日,我們發現了一顆真正的科技寶石,儘管日曆巧合,但這絕對不是一個笑話。遊戲機的目標很簡單:在 7 吋螢幕上完美運行大多數遊戲,無論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AAA 遊戲還是最親密的獨立遊戲。為此,它無縫整合了Ryzen Z1 APU,配備基於RDNA3架構的Radeon 780M GPU。簡而言之,這是在這種規模的支持上可以做到的最好的,它遠遠優於一個建議蒸氣甲板或一個任天堂開關。我們稍後會詳細討論這一點。無論是便攜式遊戲機還是個人電腦,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發現華碩多年來一直在其產品中融入的遊戲風格。搖桿周圍的 RGB 功能、設計師設計的出風口和裝飾條紋一眼就能看出這一點,這些都與我們在該公司的 SCAR 筆記型電腦系列上發現的內容相呼應。
從設計和整體外觀來看,它是相當成功的,有些人無疑會後悔白色的一面有點太雜亂,但至少有與Steam Deck形成強烈對比的優點,以免將兩款產品搞錯。對於按鍵佈局,ROG Ally 容納了兩個不對稱放置的類比搖桿,有點像 Xbox 控制器。介面的其餘部分由非常經典的操作按鈕(A、B、X、Y)組成,並帶有一個塑膠方向十字,不幸的是,它很容易在其黑色連身裙上留下指紋。在 ROG Ally 的頂部面板上,我們有四個觸發器,即左側的 LB 和 LT,右側的 RB 和 RT,以及兩個數位按鈕和兩個類比按鈕。如果從遠處看,這款遊戲機有點像任天堂 Switch 或 Steam Deck,但一旦拿到手中、眼前,我們就能注意到它的微妙之處。塑膠的整體渲染看起來已經更加定性,而且它也比任天堂遊戲機重得多,即 608 克,而 421 克。儘管如此,它仍然比 Steam Deck 輕一點,Steam Deck 重 669 克。比較遠不止於此…
儘管華碩 ROG ALLY 沒有 OLED,但螢幕品質非常好
現在讓我們繼續螢幕上的第一個惱人的問題。為什麼 2023 年的隨身遊戲機沒有 OLED 螢幕?而效率低很多的 Switch 有一個嗎?根據製造商介紹,華碩 ROG Ally 採用 IPS 面板,能夠提供更好的更新率。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是 120 Hz,目前頻率顯然與 OLED 不相容。儘管如此,7 吋面板的分辨率為 1920 x 1080 像素,非常適合眼睛。這個定義允許您在比 Steam Deck 更好的條件下享受遊戲,但其明顯的缺點是需要更大的圖形處理能力。仍然在螢幕一側,它受益於兩種康寧玻璃處理,一種是為了確保面板具有良好的抵抗力,第二種是為了防止你受到反射。
我們必須承認,後者特別有效,可以讓您在充足的陽光下玩耍,而不必靠得太近。儘管如此,這並不奇怪,在陰涼處玩遊戲總是更明智的做法,即使只是為了防止陽光照射並讓你的遊戲機升溫一點。在沒有 OLED 的情況下,華碩 ROG Ally 在對比度方面並不是閃電,但它仍然相當令人信服,特別是由於它的亮度值處於非常好的筆記型電腦的高範圍內。在刷新方面,它也完美無缺,這要歸功於 120 Hz,這使得螢幕比 Nintendo Switch OLED 或 Steam Deck 的螢幕反應靈敏得多。整體而言,螢幕品質非常高,OLED 技術的缺失很快就會被遺忘。影像非常漂亮,你也可以在床上安靜地欣賞電影,渲染效果非常好,不愧是筆記型電腦。

音頻能堅持下來嗎?
音訊部分通常是個人電腦和其他可攜式遊戲機的弱點。在這裡,製造商華碩在前面放置了兩個揚聲器,使它們能夠直接面向用戶。在使用中,我們發現有點高階智慧型手機的聲音,它仍然合適,但仍然很輕,我們強烈建議使用一副好的耳機。確切地說,為了進行本次測試,我們準備了一對 Rog Cetra True Wireless。適合遊戲玩家的入耳式耳機,與控制台完美匹配,尤其是如果您擁有白色版本。得益於 IPX4 標準,超輕、防水,它們還具有良好的聲音性能。至少在 Armory Crate 軟體上花了一點時間之後,它可以讓您增強中音和高音,而這在開箱即用的原始配置中很難令人信服。完成此操作後,我們獲得了不同海灘的良好深度。最後,令人印象深刻的遊戲模式讓您可以在眨眼之間以非常史詩般的聲音享受遊戲。就目前而言,這是購買控制台時要考慮的一個因素,以充分利用體驗,因為如果您是音樂和聲音的美學家,揚聲器永遠不會完全令人滿意。這裡以及價值數千歐元的筆記型電腦都是這種情況。
令人驚嘆的遊戲效能
我們進入了主題的核心,因為這裡的問題是看看控制台在遊戲方面的價值。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該遊戲機配備了 4 nm 製程的 AMD Ryzen Z 處理器(Zen 4,RDNA 3 架構,8 核 16 執行緒),最重要的是 16 GB RAM 和 512 GB M2 SSD儲存。該記憶體還可以透過 microSD 完全擴展,適合喜歡有多種選擇的重度遊戲消費者。華碩 ROG Ally 遊戲機的承諾很簡單:能夠以 1080P、最低 30 FPS 的速度運行所有遊戲,性能是 Steam Deck 的兩倍。賓果遊戲,賭注成功。在我們的各種測試中一切都完美運行。這次我們能夠嘗試以下體驗:
- 賽博朋克2077:平均 35 FPS(平均圖形,TURBO 模式)
- 極限競速地平線 5:平均 60 FPS(平均圖形,TURBO 模式)
- 盜賊之海:平均 43 FPS(平均圖形,TURBO 模式)
- 森林之子:平均 35 FPS(平均圖形,TURBO 模式)
然而,為了實現這一結果,您必須做出一些讓步,並且不要太貪婪(這是公平的說法)並且偏愛圖形而不是平均渲染。即使總是有可能為了遊戲的美觀而犧牲流暢性,這也能讓您獲得一些寶貴的 FPS。,它消耗更多的能量,但可以讓控制台的所有功能都集中在視頻遊戲上。事實上,所有可用資源都被傳送到處理器和圖形部分來傳送圓餅圖。誰說Turbo模式和貪婪遊戲還說加熱。好消息是,與大多數產品一樣,華碩是該領域的常客,也是散熱的專家。這有助於讓底盤不會在手腕周圍變熱,甚至可以讓您在遊戲過程中忘記控制台散發的熱量。如果我們再加上良好的人體工學按鍵以及按鈕和觸發器的良好反饋,我們實際上獲得了在「便攜式」模式下玩遊戲的首選產品。除了...

下面的自治?
讓我們立即明確這個主題,自主性是控制台的最大缺陷。如果它確實可以放在包包或任何地方攜帶,事實上,華碩 ROG Ally 是為家庭使用而設計的,無法跟上汽車旅行或公共交通。事實上,Ally 配備了 40 Wh 電池,在 Turbo 模式下續航時間不會超過一小時。透過性能模式,我們希望能多擠出 30 分鐘,但僅此而已。它的體積只有 Steam Deck 的一半,這使得它更像是一個可以在床上享受的側控制台,而不是一個真正的便攜式物體。這是一種恥辱,尤其是當你支付 800 歐元才能得到它時。為了平衡一點,它配備了一個 65 瓦的充電器,它可以讓你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將整個設備充電至 100%。總的來說,這仍然不足以希望完全在游牧模式下進行遊戲。 800年了,有點痛。
華碩 ROG Ally vs Steam Deck vs Nintendo Switch
從一開始,任天堂 Switch 就處於劣勢,而 Steam Deck 和華碩 Rog Ally 則處於平流層,而任天堂遊戲機的大小幾乎不超過哈利法塔。 Nintendo Switch 具有更好的自主性和真正的便攜性,讓您可以在任何地方享受視頻遊戲,即使是在長途旅行中。但它們顯然不是在同一個地方玩的,最好只將 Steam Deck 作為比較的一個元素,因為這兩個控制台通過與 PC 的混合總體上非常相似。從技術上講,Rog Ally 的功能是 Steam Deck 的兩倍,它可以讓您在更好的條件下玩遊戲。但另一方面,Valve 的產品做得更好一點,特別是具有更好的自主性,而且還有更「用戶友好」的介面。 ROG Ally 的介面有一定的重量,儘管有良好的意願以及精心製作的覆蓋層,但我們仍然不如 Valve 舒服。儘管如此,在導航方面肯定還是做出了努力。 Armory Crate S 軟體可讓您調整一系列功能,例如 LED,甚至效能模式。您所需要做的就是按開始鍵下方的專用按鈕即可存取它。最後,強大的配置仍然可以讓您比在 Steam Deck 上更好地享受遊戲。 ROG遊戲機的另一個優點當然是它的遊戲目錄。

「無限」目錄
與主要關注 Steam 的 Steam Deck 不同,儘管可以玩其他目錄中的遊戲,華碩 ROG Ally 向所有人開放,其在 Windows 11 而非 Linux 下運行。無憂無慮,您可以存取 Microsoft 的 PC Game Pass、Epic Games Store、Ubisoft Play、Ubisoft Connect、GOG...等。事實上,它就像在傳統 PC 上一樣提供無限的目錄。這樣一來,它比Steam Deck更接近便攜式PC;但它也有相同的缺點,即電池壽命低。
連結性是什麼意思?
在連結方面,華碩希望做事簡單,不讓多餘的東西變得混亂。第一個好消息:我們有一個專有連接埠可用於連接 ROG XG Mobile。即一種工具,可以添加具有所有連接的真正顯示卡,使 Rog Ally 成為真正的戰爭機器。我們在華碩 ROG Flow X13 測試期間告訴您這一點。原則上它是一個殺手,但在計算 GPU 的價格時,它顯然會顯著增加費用。其餘的,我們找到了一個 3.5 毫米耳機插孔以及一個微型 SD 讀卡器。不幸的是,程式中沒有 HDMI 可以像任天堂 Switch 一樣將控制台連接到螢幕。太糟糕了,但不幸的是我們不能擁有一切。

技術表:
- 處理器/CPU:AMD Ryzen Z 4 nm 蝕刻(Zen 4 架構,RDNA 3,8 核心 16 線程)
- 顯示卡/GPU:AMD Radeon 780M
- 螢幕:1080p
- 重新整理率:120赫茲
- 記憶: 16 去
- 貯存:Go 512 SSD M2
- 重量:608克
- 獎項:799 歐元